臺北榮民總醫院、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和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三方共同研發「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精準治療更進一步!

臺北榮民總醫院、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和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三方共同研發「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Markerless Motion Capture System),於2月19日舉行記者會公開發表。
在人工智慧的輔助下,「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僅需幾台高解析度相機即可精確捕捉受試者的三維關節位置,受試者無需穿戴感測器或貼任何標記物,僅穿著日常服裝即可完成測試,實現了真正的「輕鬆自然,數據精準」。陽明交大生命科學學院連正章院長表示,當初發想是從動物實驗觀測老鼠行為、面部表情,然後應用到臨床上。這項技術在動作分析與醫療領域展現潛力,它能夠優化健康運動員的訓練,為運動傷害患者量身定制復健計畫。
「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整合腦電圖(EEG)與肌電圖(EMG)等電生理訊號後紀錄後,可了解各個腦部區域於人體行走中的神經訊號變化,以及行走中肌肉訊號的調控,可以更精確地揭示中樞神經與肌肉在步態控制中的協同作用,對於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將更為精準,例如應用在脊椎退化疾病或脊髓損傷患者治療中,可利用該系統了解其步態與正常人的差異,並在術前與術後提供精確的數據變化作為治療效果的科學依據。
相關報導:
臺北榮民總醫院:https://www.vghtpe.gov.tw/News!one.action?nid=14316
奇摩新聞:https://tinyurl.com/4cedpsds
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2190249.aspx
ETTODAY健康雲: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911642
公視新聞網(02/19晚間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70fA9GLbw
照片來源:臺北榮民總醫院